訊(記者 姜燕)日前,吉金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三星堆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鑄史“吉金鑄史——青銅器里的古代中國”展覽在三星堆博物館開展。這是青銅器里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放后的首個特展。
圖說:展覽現場 國家博物館供圖
本次展覽展出的古代中堆博160余件青銅器充分體現國家博物館青銅器藏品時間跨度長、門類豐富、國展器型多樣、覽星規模龐大的物館優勢,以造型藝術、開展裝飾紋樣、吉金銘文書法、鑄史工藝技術、青銅器里銹蝕表現為綱,古代中堆博系統梳理青銅器這一中華文明代表性物證的國展發展歷程,努力呈現青銅器的覽星造型、裝飾之美,物館揭示青銅器幾乎與早期文明相伴而生,是文明起源、發展、興盛的代表性物證之一。
中國青銅時代從公元前19世紀前后開始,歷經夏商周時期,持續長達十五個世紀。先秦時期,青銅禮器廣泛用于祭祀、宴樂、朝聘、會盟等禮儀場合,逐漸被賦予特殊的禮儀、文化、等級、信仰屬性,甚至演變成為古代政治政權的象征,堪稱國之重器。
展覽推出的講解、社會教育等系列活動實現了更好的展覽展示效果,國家博物館與三星堆博物館進行了深度合作,古代青銅、錯金銀云紋犀尊、中國銅鏡等十個系列、近兩百款“國博衍藝”“國博美饌”而聞名的國博文創品在三星堆博物館與觀眾親密接觸,向觀眾打開理解中華文明早期發展脈絡的窗口,引導觀眾更加深入、準確地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與重要特質。